加为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微视频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微视频
反转!央视纪录片《透视牛奶》被指虚假营销!
浏览:1146次    来源:    添加时间:2017/2/7 16:20:46

视频来自腾讯视频  文章来自胡说有理


2月2日晚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了科技人文纪录片《透视牛奶》。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跨越了全球三大洲,从中国的内蒙古、四川到欧洲的荷兰、法国再到大洋洲的新西兰。从牧场到餐桌、从实验室到超市,纪录片全面解读了牛奶这种人们司空见惯的食品的诞生、发展以及普及的故事。





春节过后,胡说有理也曾瞄过一眼央视的这部纪录片标题。在百度里搜索,对这部纪录片的介绍是这样的:“本片拍摄跨越了全球三大洲,从中国的内蒙古,四川到欧洲的荷兰,法国再到大洋洲的新西兰.从牧场到餐桌,从实验室到超市,纪录片全面解读了牛奶这种人们司空见惯的食品的诞生,发展以及今天普及的故事”。


然而,央视耗费如此之大的成本,被外界甚至解读为澄清牛奶四大事实真相的该文,其中很多观点却是被中国乳业资深专家、科学家有理有据地早已驳斥。而如今这些错误的观点却又被央视这样权威媒体拿出来宣传,去误导对牛奶知识非常贫乏的公众。此前曾多次采访行业资深专家并撰文批驳这些错误观点的胡说有理实在不敢苟同,但也深知个人力量太渺小,也只能对央视这篇所谓的“纪录片”付之一笑。没想到的是,这种所谓的“真相”似乎有蔓延之势。胡说有理不得不手痒痒之际,恰巧发现一篇好文,在征得作者同意后,胡说有理今天先转载下以飨读者。接下来胡说有理将与中国行业真正的专家、科学家探讨再原创,同时也呼吁业内真正的大咖专家科学家敢于说出真话实情!


“透视的牛奶”与“牛奶的博弈”



你走完一步,他又会走哪步?


央视近期播出了《透视牛奶》这部片子之后,按说业内一定会兴高采烈,在朋友圈内形成刷屏之势,却没有。以至于我在旅途路上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片子。


昨天业内友人征询我对这部片子的看法,我才找到链接看了一遍。看了之后我和友人分享的想法是:一个行业发展阶段的客观现实我们必须接受,一个行业发展趋势的客观规律我们必须认识,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接着摸索吧。


这部片子总体上而言我是支持的,鼓励让大家多喝牛奶嘛!中国牛奶,历经十年的奋发图强、忍辱负重,从产业链的上下游一起发力,已经今非昔比。业内有一句口号,虽然还没有喊到更多消费者的心里,但确实是业内同仁拍着良心说出来的话:“中国牛奶,真的很好!”


从2014年10月中澳自贸协定签订以来,不少中国乳品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化”的旗帜下开始了海外拓展的进程。本土奶牛的养殖空间也进一步感受到了压缩,在生存的临界点上挣扎。“汉奸论”也在业内你来我往,其中一个重要焦点,就是海外常温奶的蜂拥而至,本土牛奶市场不过区区不到三千亿的盘子,但各种海外进口常温奶像群狼一样,疯狂地蚕食着这块本就不大的蛋糕。我们在勤于做自己人鹬蚌相争的博弈过程中,外面虎视眈眈的渔翁们却在悄悄得利着。


这部片子里有四大牛奶真相之辩。我毕竟不是动物科学和食品科学专业出身,所以不敢冒昧地怀疑。但基于一些生活常识和十年来的业务常识,我确实有一点点问号。



片子里的第一个“真相”是:巴氏奶不等于鲜奶,常温奶又称安全奶。



电视片论点综述:


截图自《界面新闻》

先把“鲜”字放一边,说一下这个“安全奶”的概念。喝了这么多年,我真的耳背,没有听过这个概念,不太清楚这个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中国的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食品的安全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所以消费者可以选择的牛奶都是安全的。把“常温奶又称安全奶”这个说法提出来,特别是在一句话中,上半句说巴氏奶,然后一个逗号分开,看着是个并列句,其实下半句是个没有转折连词的转折句,其目的真的是用心良苦了。暗指什么是不安全的,或者试图引导消费者自己得出什么有安全风险的结论,都是不难看出的。


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河北省张家口市的某著名业内企业。那里除了国产的奶粉,其实还有一家著名企业,在矢志不渝地践行着“零距离一体化两小时”的战略,其目标就是让国人能喝到更高品质的牛奶。


“真相”中关于鲜的讨论是值得商榷的。按照“真相”中的逻辑,高温处理过的黄桃罐头一定是最“安全”的,但现在除了星级酒店自助餐的甜品区会摆放一些罐头黄桃之外,我几乎不会想到它,想吃的话,也是去买新鲜的黄桃,尽管它甚至可能带有农药残留,尽管它肯定不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尽管我必须把没吃完的黄桃放到冰箱冷藏,但我还是会选择吃水果。


我其实不太情愿使用这个比喻作类比,早先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年代,物流资源紧张,大量水果无法在“保鲜”条件下远途运输,所以才有了罐头。当年罐头也是奢侈品,只有生了病才有可能享用。随着国力的增强,人民对高品质食物的消费一定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趋势面前,一定要基于一己私利,用力太狠,牺牲掉的就是民族的利益了。这个高度拔得貌似有点高,其实就是如此。



片子里的第二个“真相”是:巴氏奶和常温奶并无营养差异。




电视片论点综述:


截图自《界面新闻》

如果推敲一下的话,那么按照片子里的逻辑,更应该称为“没有成份差异”。用“成份概念”置换“营养概念”确实有偷换概念的嫌疑。

如果单以成份论的话,牛奶从理论上讲是可以进行工业合成的。只要按照配方,调整好蛋白质、脂肪、钙等矿物质的比例,完全可以通过工业手段制造出来,没有任何必要舍近求远,绕了一个大圈子,又是种饲料,又是养奶牛,又是加工,最好还留下粪污处理的难题,最后才得到一杯成份不过三点几个蛋白质的液体。

乳汁是哺乳动物处于生物链较高层级的一个关键差异。乳汁里哪些东西我们认识到了,哪些东西我们还没认识到,我不敢贸然揣测。大自然里的东西是经过一次次的选择和淘汰后才留下来的。乳汁的贡献,一定不仅仅是成份,还有其它。这方面的论述很多了,在这里就不做技术的探讨。想在这里商榷的是,成份是成份,营养是营养,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片子里的第三个真相是:常温奶最符合中国国情,所以最受消费者欢迎。




电视片论点综述:


截图自《界面新闻》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牛奶渐渐地走入了寻常百姓人家的生活,常温奶功不可没。在各种条件都在不断完善的进程中,牛奶不但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还走进了许许多多的学校,常温奶的历史地位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的。


认识到牛奶过去的国情,也有必要去审视一下牛奶现在的和未来的国情。中国已经傲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新动力源。一二线城市圈的二十四小时物流半径已经大幅度扩大,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诉求日益显著,所以,牛奶的国情认识也需要与时俱进。


曾经的“最符合”,不一定代表未来的“最符合”;曾经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所形成的“最受欢迎”,不一定代表未来永远的“最受欢迎”。中国几十年来的迅猛发展,借鉴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很多宝贵经验和教训。客观认识发展趋势,尊重历史发展规律,不做螳臂挡车的事情,才不会被碾在历史的车轮下。时间会给出答案,不用着急。只要越来越多的人爱上牛奶,喝上牛奶,未来会做出回答。




片子里的第四个“真相”是:常温奶在全世界受到广泛欢迎。




电视片论点综述:


截图自《界面新闻》

我在九十年代初期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时候,觉得外面的世界什么都是精彩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出国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让消费者自己去发现就好了。用这个作为论据,其可靠性一旦被挑战,早先的逻辑就会受到质疑,用这样的办法进行论辩,不是一个“赢在未来”的长远考虑。


曾经有首响彻全国的歌曲叫《小芳》,唱的是村子里一位美女,又是大眼睛,又是大辫子,在村子里受到所有“铁蛋们”(北方农村青年男子的常见小名儿)的广泛欢迎。但当铁蛋们有朝一日走出村子,踏上十里洋场变成乔治和理查德的时候,是会对“受到全世界广泛欢迎”的美丽做一次校正的,可能小芳还是最美丽的,也可能小芳曾经的美丽骗了他,都说不好。所以,话不说满为好。


中国牛奶 真的很好

我是家里长期备着常温奶的,也经常买巴氏奶和酸奶。中国牛奶,真的很好!《透视牛奶》这部片子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个行业很小,从上中下游到产业服务人员都算上,估计也就是几万人而已。行业的发展需要合力,劲儿朝一个方向使,我们奶业的“中国梦”就一定会梦想成真!


[收藏本页] [打印]
相关链接
·养奶牛要看它的情绪:幸福的奶牛产好奶04-14
·澳大利亚素食主义者:乳制品行业是对奶牛的“性侵犯”02-07
·长脸!霸气!《新闻联播》重磅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中国民族奶业..08-18
·老外是这样为奶牛修蹄的,太有才了!(学以致用)08-10
·李胜利:《我国奶牛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与技术模式》08-07
·货车挂倒高压线 十八头奶牛触电倒地08-04
·国外奶牛场完整建设视频,原来美国人是这么建牛场的!07-06
·破茧重生 国产奶粉的港销之路 | 我们只能做的最好,因为我们别无选择..04-11

 

联系我们更多>>

《奶牛》杂志编辑部

 

电话:0311--85248199

                  85881778

传真:0311--85248199

微信:nainiuzazhi

 

版权所有:奶牛资讯网 
电话:0311—85248199  85881778(传真)邮箱:nainiuzazhi@126.com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3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