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为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企业之声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企业之声
禾丰“定制饲料” 在京津冀一带中小牧场掀起高产之风
浏览:2327次    来源:奶牛资讯网    添加时间:2016/7/21
 
记者 巩少倩
王东

定制”最早起源于萨维尔街,这是一个在伦敦中央梅费尔的购物街区,以定制男士服装行业而闻名。像温斯顿·丘吉尔、纳尔逊、拿破仑等都曾光顾,量身裁衣。随着时代的发展,“定制”不再局限于服装,比如定制家具、定制肤色、定制旅游,甚至定制饲料,“定制”的意义也逐渐丰富起来,因为这迎合了人们追求品质和个性的心理,定制才是真正的个性化消费。
       近两年,随着奶牛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奶牛口粮——饲料开始了“定制”风靡的模式,同时,也因为“定制饲料”让本来管理不错的牧场锦上添花。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和风靡,必然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效契合,“定制饲料”受到牧场,尤其是家庭牧场的追捧,是不是有必然的内在因素呢?
       记者采访了唐山禾丰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东,他告诉《奶牛》杂志记者:“在定制料诞生之前,市面只有传统的全价料,有些牧场自己购进预混料,然后自己搅拌,我们称之为‘自拌料’”,王总感叹道,“这就形成了一个真空层”,见记者有些许疑惑,王总解释道“自拌料有一些弊端,首先进场的原料无法检测(一般的家庭牧场没有检测设备),第二自拌料只是简单的混合,无法比拟饲料厂的加工工艺;第三,自拌料占用资金太大,比如牧场需要进豆粕,原料供应商不可能给你1吨或者2吨,最少也得是1车,这就加大了牧场资金链压力,同时对后期料库管理也是一项挑战”。
       自2014年王东和禾丰的同仁们在与牧场客户沟通时,牧场提出了诸如上述的问题,禾丰就开始研究定制饲料,2015年正式开始做定制饲料实验,最后确定了一套成熟的定制饲料配方组合,截止《奶牛》杂志采访,定制饲料客户端共有18家,这些牧场单产除了一家用料不到2个月单产33公斤外,其余牧场单产都在35公斤以上。
       禾丰之所以把定制饲料的客户端锁定在中小型家庭牧场,王东给记者分析了在饲料厂眼中的牧场类型划分:牧业集团、家庭牧场、散户。牧业集团一般都有合作或自有饲料厂,散户更多看重的是饲料的价格,经常会选择更便宜的饲料,不符合“私人定制”的高端理念。相反很多发展不错的家庭牧场,对于饲料的品质和性价比有更高的要求,这和禾丰“定制饲料”初衷正好吻合。
       这是禾丰“定制饲料”风靡京津冀一带中小牧场的内因。
       在这场演绎中,禾丰也有自己担当主角的绝对优势。
       唐山禾丰是禾丰集团投资在华北兴建的年产20万吨专业生产反刍动物饲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公司技术实力雄厚,来自于国际饲料行业厚积百年拥有强大技术研发实力的跨国集团——荷兰DE HEUS公司成熟的反刍动物饲料生产经验和国内产学研一体的技术融合,为生产安全合理的高品质反刍动物饲料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引进欧洲先进的饲料工艺和设备,为提供品质优良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禾丰独特的生产工艺。
     禾丰集团和荷兰De HEUS合作,荷兰De HEUS 公司专注于反刍动物饲料的研发与生产,从设备和生产工艺上都极富针对性,更适合奶牛用料的生产,BOA工艺有对纤维变性和淀粉糊化的功效。它可以把粉料做成熟化料,熟化后效果会更好。
       关于工艺的特殊性,王东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印象最深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客户,600-700头泌乳牛,当时为了给客户证明BOA工艺的特殊性,把他的配方原样拿过来加工,制作了一批料,配方没做任何调整,回去后开始饲喂,第四天奶牛粪便转稀,我告诉他减点料就好了,对方照做,发现牛不拉稀了,反而涨奶了,以前喂11.5公斤的精料,改成10.7公斤,减少了0.8公斤的精料量,涨了1.5公斤的奶”,王东补充到,“其实就说明这种工艺提高了消化吸收率”。后来,我们彼此建立了信任,我们建议重新定配方,因为它以前的配方能量不够,现在单产在35公斤左右。
       王东说就这个问题也曾专门咨询过荷兰的专家,他表示有两个因素在影响产奶量:一、BOA料因为是熟化料,水分降低了1.5~2%,意味着干物质的采食量大了,比如喂10公斤,水少了1.5%的话,可利用部分多了1.5%;二、BOA工艺可以把饲料消化吸收率(从理论上讲)提高10个百分点,例如10公斤精料原来能吸收70%,现在能吸收80%,所以饲喂量降了,产奶量反而升了。
       同时,由于工艺的特殊性,一些液体饲料,比如油料、糖蜜等加到精料里,也能搅拌均匀,这也为一些想要使用这些液体饲料却苦于生产工艺无法实现提供了可行性。
饲料对比
      
最早的初衷就是助力牧场的进一步提升
       定制料面世前,王东在看到不少客户在经历奶业低谷时的苦苦挣扎,心系这些称兄道弟的朋友们,也为帮他们分担和进一步提升的助力。唐山禾丰推出“定制饲料”解决了那些家庭牧场自配料不能解决的难题。
      
助力一:原料检测
       目前,不仅牧场自己需要检测原料指标,乳品企业也有这个要求,比如黄曲霉、呕吐毒素、赤霉烯酮等都需要检测,定制料可以帮助牧场解决原料检测的压力,包括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等。如果一个400头的牧场去购入一套原料检测设备,至少需要200-300万的设备资金,同时还需要雇用专门的检测人员,这对于几百头,甚至一千头的牧场来说,是一项投入回报严重失衡的投资。禾丰将这项责任转移到饲料厂身上,无疑是替牧场解了燃眉之急。
      
助力二:成本控制 缓解资金压力
       禾丰有自己的进货渠道,在一些大宗原料的进货渠道,可以拿到比单一牧场更低的价格,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单一牧场单项原料一次用量并不大,比如豆粕,一次可能只需1~2吨,那么豆粕供应商不可能一次送2吨进场,最少也得送一车,所以这对于牧场来说既造成了库存压力,同时还占用了大量资金,尤其在当下资金紧张时,把库存压力和资金压力转移到饲料厂也不失为一个上策。
      
助力三:营养成分控制
       饲料厂以其多年的生产经验为资本,在营养成分的保留上独占鳌头。
       “定制饲料”跟市面上的商品料不一样,基本没有副产品,都是用原粮去做,比如玉米、豆粕、棉粕、菜粕、膨化大豆、玉米蛋白粉等,而不是用胚芽粕、DDGS、玉米皮、麸皮等,用原粮去做的话营养质量要好,当然成本也会高。
       另外,在原粮运来加入仓中之前,要进行两次净选,将装料、运料过程中混进来的杂物祛除掉,这有利于保持饲料的质量和能量水平。
仓库
控制中心
       从2014年在和牧场沟通中就有了这样的想法,2015年正式开始摸索,这期间反复做了几次实验,确定下来一套成熟的配方。目前禾丰定制饲料的对象中有18个牧场,其中有一部分是小区转牧场转型过来的,平均规模在400~500头,最大的在1600~1700头,目前定制饲料主销京津冀一带,约1500-1600吨。
       刚开始定制的时候禾丰选择的几个核心养殖场水平都比较高,在跟这些牛场设计产品和定位产品的时候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经验,后续进来的有些生产水平低的,在提供配方的时候往往会更多考虑成本的问题,就是制作一个成本很低的配方让你去加工,这样的话用了以后效果还是一般,最后我们主动去找这些客户谈,更多的是我们的技术介入进去,而不是客户指导我们怎么做。
       从摸索到成型,禾丰经过了无数次大小试验,最后形成了一套成型的配方体系,这一套体系包括犊牛(0-3月龄,4-6月龄,6-12月龄)料,育成牛料,干奶料,围产料,这些都是单一的产品,泌乳期形成了4套配方(两个浓缩料+两个精补料)。
       这些产品里犊牛料和围产料是大费周章的,犊牛料我们设计的目标是2个月、体重至少翻一番、身高至少要长10公分、犊牛料采食量要在2.5公斤以上,而且还不能拉稀,实验做了6~7次,中间不断地调整,不断尝试,最终于2016年3月份最终确定下来。目前这个犊牛料瘤胃发育得很好,生长得快,身高、增重都达到标准,日增重平均900克。
       禾丰的核心牛场群基本都是按照确定的这一套配方来执行的,泌乳期的4选1,其中泌乳期的四个配方,是根据实验牛场名字来命名的,比如天津武清文稷牛场的泌乳期配方料——WJ-XX,后来再进的牛场(30公斤以上的),基本就是从这四个泌乳牛配方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可以微调,选择的标准是:第一能接受这个成本;第二跟他牛群生产性能相符合。比如它现在是30公斤产奶量,让他接受37公斤奶量的配方,恐怕是有难度的。
       单产太低的牛场一般不推荐直接使用定制饲料,因为单产太低的,肯定管理上还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的牧场我们会调派技术人员协助客户先把管理搞上去,比如环境一塌糊涂的话,即使用了高端定制饲料,产奶量也很难上去,反而问题会更多,所以只有管理上去了,再加上定制料,进一步提升单产,才能体现定制料的优势。
       当然,饲料厂也是要考虑成本问题的,大的配方基本确定,可以微调,不能大动,比如做完甲的配方,再做乙的,中间会有2个小时是不能工作的,因为仓里需要重新储备原料。
       半个月一报价,比如这个月1日、16日进了两批豆粕, 3000进了一批、4000进了一批,按照库存比例取平均值,这个时候行业发展比较难,所有的产品都是一种合作模式。每个月报两次价,月中一次,月底一次,报的价格是以库存的均价参考核算出来的,每一吨料加1.5%的损耗,这个损耗是在水分上,再加上185的生产费用(100块的生产费用:电费+人工;包装费35;化验检测20;30元的利润)。透明、公平,公正的合作,拿回去直接饲喂,算是禾丰集团尽了社会责任。
       正如唐山禾丰李宏总经理所讲:“最终的想法就是把优质牧场的饲喂方案给复制出来。不是说每个人都需要学成是奶牛专家,但是我们可以复制成功的模式,如果拿这些产品去喂牛,就不要考虑营养的问题了,更多的精力去管理人、搞饲养管理,去做这些事情,不像我们现在不但要会管人,还要学营养,甚至学繁殖。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禾丰集团所有人员共同的心声,也是饲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禾丰饲料总经理助理王东、禾丰饲料技术总监马冬梅、
《奶牛》杂志执行总监赵立军、《奶牛》杂志记者巩少倩

[收藏本页] [打印]
相关链接
·河南康星药业:用中医中药的传统精髓 燃起奶牛健“康”的星“星”之火04-25
·安琪福邦:酵母源生物饲料开创者08-11
·冀牧联合横空出世!联合采购,节本增效02-14
·安洁康,美国助力“小爱暖硅谷”08-30
·禾丰“定制饲料” 在京津冀一带中小牧场掀起高产之风07-21
·润乳康——盛装来袭!06-02
·青岛奶业展会重磅:国科诚泰七大活动登场06-02
·立时达诚信专注29年 为奶牛业发展增“药”添“康”05-23

 

联系我们更多>>

《奶牛》杂志编辑部

 

电话:0311--85248199

                  85881778

传真:0311--85248199

微信:nainiuzazhi

 

版权所有:奶牛资讯网 
电话:0311—85248199  85881778(传真)邮箱:nainiuzazhi@126.com

地址:石家庄市翟营南大街389号